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

范進中舉作者介紹

吳敬梓,字敏軒,號粒民,字號秦淮寓客,晚年稱文木老人。安徽全椒縣人。生於清康熙四十年,逝於乾隆十九年,出身在官宦世家,遠祖在明朝跟從永樂帝創業有功,曾賜食千戶,封邑六合縣,曾祖輩「兄弟五人,四成進士」,享盡榮華富貴,祖父吳旦,做過州同知,到他父親時,家道衰落,他父親吳霖起不慕榮利,一心在學問上做功夫,爾後,吳霖起終於丟官歸鄉,因鬱抑不樂,返家後第二年逝世。吳敬梓父親的思想品格、生活態度的遭際,對吳敬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。他在詩、詞、文、小說等方面下過一番苦功夫,是很多熟悉他的人所一致公認的,吳敬梓十四歲跟隨父親到江蘇東北海邊的贛榆。曾縱方大江南北,使吳敬梓增加對壯麗河山的美好之感,豐富文藝創作的想像。父親過世後,近族趁機侵奪家產。平時道貌岸然,滿口孝悌慈愛的親族長輩,露出猙獰吃人的本相,橫行鄉里,使他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認識。吳敬梓是個胸有大志的人。不願在枯燥無味、束縛的八股文中討生活,更喜歡在被鄙視為雜學的詩賦詞章上下功夫。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他與社會的隔閡,對這種顛倒黑白的科舉考試,和社會風氣出忿忿不平的聲音。吳敬梓原是個家本膏華,性耽揮霍的敗落世家子弟。他雖然承襲了父、祖二萬餘金的產業,但不到十年,把這些家產都賣光。於是,富貴的族人責罵他,把他視為吳家第一個敗類,吳敬梓卻不隨波逐流,與世浮沉。他有理想、有主見,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一種高潔傳奇的品行。吳敬梓親生經歷了一個由盛到衰,由富到貧的家庭變化,飽當了世態炎涼的滋味,體察到士大夫階層種種墮落與無恥,看到了在清朝統治下慘敗和社會的汙濁。都使他對現實有了進一步清醒的認識。他不願與當時的社會黑暗同流合汙,於三十六歲始作儒林外史,四十九歲時完成。無十四歲它客死揚州。

儒林外史介紹

儒林外史為中國清代章回小說、長篇諷刺小說,描寫了近二百個人物,花了他十幾年的時間完成。寫了康雍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生活。吳敬梓以對待功名富貴的態度來肯定或否定書中人物,如匡超人假造文書,捉刀代考,卻被溫州學政「把他題了優行,貢入太學肄業」嚴貢生無惡不作,卻被前任周學台推舉為「優行」。在儒林外史之中,運用樸素、靈活、幽默的本地方性的語言,撰寫了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,假名士的庸俗不堪,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。儒林外史內容大要第一回是楔子,敘述元朝末年王冕的故事。第二回至五十六回,述明代成化末年至萬曆四十四年,一百年間的故事,由許多故事連綴而成,並無一個中心人物作主幹。作者塑造了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,正如清閑齋老人在儒林外史的序文所說:「有心豔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;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;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,被人看破恥笑者;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,品地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。」作者對這些知識分子既有諷刺,也有讚揚,既有否定,也有肯定。儒林外史的結構藝術,頗具特色。它雖然沒有連貫串全書的主角和故書,而是由許多獨立成篇的故事前後銜接而成,雖然外貌似短篇雜錦,但實際是長篇巨製。全書以十多個主要人物為中心,圍繞著他們的是若干次要人物,其中有些次要人物在一個故事裡居主要地位,而在另一個故事卻成為次要角色,用來襯托該故事的中心人物。

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

明清科舉制度

「三級考制度」明清時期採用鄉試、會試、殿試三級考試,士人要參加科舉考試,必先考試進學,後通過科考,考試合格後才能參加鄉試。 鄉試:經過科考、錄科、錄遺考試合格,可參加省鄉試。沒三年舉行一次,在京師、省城的貢院舉行。正、副主考官由皇帝欽命鄉試分三場,於八月初九、十二、十五日舉行,九月發榜。每場考試前一日寅時,開始點名考生入場,需經搜身檢查,才可進入試場,次日子時,發題考試,第三日,傍晚以前交卷。試卷需經封彌、謄錄、評閱,由主考官決定最終錄取名單,各省均有一定的錄取名額鄉試合格者成為舉人,第一名稱解元,再錄取若干人為「副榜」舉人、副榜不得參加會試。會試:由禮部主持,主考官官階比鄉試更高,人數更多。舉人經禮部複試且合格,可赴京參加會試,會試也同鄉試,考試方法、內容、天數都與會試並無二致。殿試:貢士經複試合格,與舉人相同,可參加殿試,由皇帝主持,另設讀書管數人。與鄉試、會試較為不同,只考一場,試時務策一道,當天交卷,且對試卷只封彌不謄錄,一般也不黜落,只重新排列名次高低。而清末殿試只重考書法而輕策文的內容。「中國科舉制度」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,對中國社會與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,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,以考試產生的「士大夫」階層。公元587年,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,在唐朝發展成形,並延續到清朝末年,持續了1300多年。中國現代公務員選拔制度,就是從科舉制度演變而來。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在鄉試反會試皆以四書的內容命題,要求考生以古人語氣闡述經義,以八股文作答,有許多格式上的要求,極為講究形式,且內容並不重要,以試卷書法較高下。所以明清時期的科舉只識四書五經,其它以為的知識變成了雜學,很多讀書人都是一概不適。

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

范進心得

心得1:課文主要以范進中舉前後周圍眾人對他的態度進行了鮮明對比。范進本來就家境貧寒,又因為他堅持要每年去考,所以家裡變得越來越窮。當聽到范進決定要考舉人時,他的丈人罵了他一頓,范進還是悄悄的去考了,回去之後他丈人知道就又罵了他一頓。范進從可以開始考秀才起,一直考到了五十歲,屢考屢敗,直到有一天,他遇到了周進。那一天,范進去考秀才,寫答卷時,身上的衣服意外被撕破。周進看到了他,見他很蒼老的樣子,便把他叫上來問:“你今年幾歲?”范進上前叩三個頭說:“今年三十歲” “你考過幾次” “考過二十次,都沒中沒人知道我的才華” “你下去吧”范進本是五十歲,可因為年紀太大不能當小官了。考後,周進叫范進留下來,問清楚了他的經歷。范進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。周進很痛請范進“你的身世和我也很相似”,說罷便拿來一件衣服給范進換上,把那件穿了幾十年的破爛不堪的衣服換下來了。周進檢查考卷的時候,把范進的考卷讀了三遍,終於讀懂了他文章的含義,並把范進提上了秀才。過了一段時間范進要去考舉,他的岳父說:“你哪考得上舉人呀”。考完後回來,范進看了皇榜,上面有兩個熟悉的大字“范進”范進竟高興得瘋了,周進新送的衣服被刮破了,布鞋也被刮破了。他的鄰居把他岳父找來告訴他這件事情,並要他打范進一巴掌。他岳父把手舉起來可又慢慢地放下去,心想,天上的文曲星星打不得的,聽說打了要下八十層地獄。可岳父還是狠下心來打了一巴掌,並說他根本就沒考上。岳父的手打完後根本就動不了、伸不直。好不容易找了一個中醫,貼了藥膏才好。相對之前的隨便諷刺和使喚范進,有了很大的差別。成了恭恭敬敬的下人一吹牛拍馬。中舉之後,他們家買了大房子,戴了金銀手飾,招了下人。岳父還常出去炫耀自己的女婿中了舉人,是天上的文曲星星,平常人是比不上的,岳父豬也不殺了,周圍的鄰居也跟著享福。從一開始,罵范進凱子,到中間說自己積了點德讓范進當了秀才,再到後面原本被自己隨便打的人現在不敢打了,好不容易打了一下,還心理作用手伸不直。這是多麼大的差距啊!突出了清朝後期政府的腐敗及人們的無知和無恥。

心得2:范進是古代一個學子,他雖然勤奮好學,這一年,他認真學習,考試時一絲不苟認真對待,蒼天不負有心人,他終於考出了好成績。這一天,范進正在街上閒晃,他的一個鄰居跑來告訴他“范進,你中舉了!”以為鄰居在逗他,沒當一回事,依舊慢慢悠悠地往前走。這時,范進心中一陣狂喜,只見他一跳三尺高,嘴中高喊,然後在大街上狂奔。圍觀的人們都驚呆了,也跟著群跑看笑話。瘋狂的跑掉了鞋子,劃破了衣服,跑飛的帽子......一路狂奔。這種情況,心中十分著急,趕忙去告訴他殺豬賣肉的老丈人,女婿中舉了,可他高興地瘋了,快去救救他!他的老丈人也很著急,趕忙隨那人去追范進。他平時最怕,趕快扇他兩個巴掌也許能治他,圍觀的眾人也七嘴八舌的勸導。他的老丈人猶豫不決,但還是慢慢地舉起了那像扇子一樣的大手,壯了壯膽子,重重地打在了范進的臉上,嘴中罵道,然然一巴掌打醒了瘋迷的范進。眾人欣喜異常,有的大笑、有的吹口哨。可他的老丈人卻心中鬱悶,感覺自己的手在隱隱發麻發痛,他現在是天上的文曲星,真的打不得了!這個故事非常可笑,也很逗人,讀後細細一想,感覺十分有意思,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,五十多歲的范進能中舉確實不易,他的堅持不懈,他的拼搏進取,他的堅定信念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,基本上符合我自己的看法,我把自己處在和觀眾同一起跑線上的狀態,再去看,就能作為一名觀眾意見,我也希望再看一遍。

心得3:在未中舉之前是個對人低三四下的人,講更白話一點就是他對來自周圍人們的侮辱、輕蔑和嘲笑都默默承受,不會說出自己心裡真正的感覺,不敢有絲毫反抗的人。例如:在他中了秀才之後,他岳父依舊說他是「現世寶」他居然唯唯連聲,不作一點辯解;為參加鄉試去借盤纏,又被岳父一口啐在臉上,罵了一個狗血噴頭,他聽著那些不堪入耳的話也僅止於摸門不著而已,如此的低三不四,簡直到了麻木的地步,真的極端的卑怯,極端的屈辱,對他岳父這樣,范進對其他人也是這種態度。范進可能是因為在他二十歲應考,二十歲幾次科場受挫敗的生涯所導致的。三十多年來,他懷著對功名的熱切期望不斷的應試,又一直不斷的失敗,除了周圍人們的輕蔑和嘲笑外,他終究什麼也沒有得到,沒有人明確的支持他去考試,沒人相信他會考上舉人,他五十四歲終於考上了秀才,可是人們都認為,是那個宗師憐憫他“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”所以才施捨給的秀才。聽到後我想他肯定陷入了絕境,但他終是沒有放棄考舉人,後來居然中了舉人,鄰居也紛紛送東西上門,可以看出人們附勢的醜陋嘴臉,但他聽見自己中舉,竟發了瘋,突然覺得他有點可憐,但是呢,我感覺他根本不是為了成績名份而讀書的,而是為了出名而讀書,范進是可憐的,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態度。

心得4:通過范進中舉這一件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,作者對主人公抱有一定的同情,但更多的是諷刺。作者通過對范進中舉的前後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寫,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同時也達到了諷刺的效果,側面寫出了那個時代讀書人的悲哀,在八股文裡苦苦掙扎,這樣的科舉制度埋沒了太多的人材,讓多少有才之士報國無門,而真正考上的又有多少是有識之士,這是種悲哀的現象。就范進這人物形象來說是個猥瑣懦弱而又圓滑世故的人,中舉前在人前唯唯諾諾,中舉後又坦然接客群人的巴結和承奉。不難看出范進要考上舉人目的不是要為國出力,不過是狠狠賞他一巴掌。從那裡可以看出作者對封建科舉的憎恨,那一巴掌打的即范進又何嘗不是封建禮教。作者對中文人物不乏尖銳的嘲笑和諷刺,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不僅僅是讀書人的肉體還有他們的精神,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後對待范進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刻畫出他滑稽可笑的嘴臉,但這又何嘗不是當時人們對待讀書人的態度呢?有人寫出一副對聯來描寫范進中舉前後人們的態度。回憶去歲饑荒,五六七月間,柴米盡枯竭,貧無一寸鐵,餘不得、欠不得,雖有近親遠戚,誰肯雪中送炭?僥倖今朝科舉,一二三場內,文章皆合式,中了五經,明也香,姓也香,不拘張三李四,都來錦上添花!從這副對聯裡我看到的是當時文人的悲哀,這種現象是何其悲哀啊!

心得5:范進是受到科舉毒害的讀書人。他是個窮書生,忠厚老實,卻又迂腐無能。對胡屠戶的侮辱忍氣吞聲。范進一生的精力都在考試,雖然都失敗,但仍不放棄,直到五十四歲才中秀才,後來打算去應鄉試,卻被胡屠戶奚落,叫他死心,但他卻寧可讓家人挨餓也要再去應考。及至中舉,他竟然歡喜發了瘋,這是范進熱衷功名的具體表現。且范進還很忠厚老實、善良安分、孝順父母、夫妻和睦,和鄰居關係良好。也不會因中舉而驕傲自大,保持謙厚的品德。胡屠戶在范進中秀才後盛氣凌人的辱罵他。他卻只是唯唯諾諾,毫不生氣,充分表現出范進逆來順受的個性。家裡窮得沒飯吃,范進手足無措,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得出去賣雞,可是他在市集一步一踱,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把雞賣出,證明他平日只埋首讀書,缺乏謀生技能。鄰居告訴他中了舉人,他卻以為別人騙他,無奈地請人家不要跟他開玩笑,以及他喜極發瘋的狼狽相,都表現出他的迂腐無能。

心得6:他是明代廣東省一名熱衷科舉功名的貧寒老童生,自二十歲開始應考,直到五十四歲,才受周進的親睞,勉強考上秀才,想要再往前邁進舉人之路,卻受到親人的不諒解。岳父非但不肯伸出援手,還對范進蔑視羞辱,最後范進還是因為周進的鼓勵,偷偷應考。放榜當天,范進母親飢饉萬分,范家家貧,嘉中無糧食,只好自己到市集上賣雞換米,范進卻在此時得知自己終於中舉,喜極而發狂,直到眾人想到方法,叫岳父賞他巴掌,把他打醒。胡屠戶對范進恭敬異常,說范進是文曲星轉世,還怕自己因為打了范進,死後會被閻王打入十八層地獄,故事充滿諷刺,非常可笑。這個故事講的是范進中舉前後,眾人對范進的態度。范進的岳父一開始對他的態度特別不好,中舉後態度大轉變。我覺得范進是一位老師忠厚的秀才,他的岳父這樣辱罵他,他卻沒有反駁,反而是忍氣吞聲的說:「岳父見教的是」中舉後大家對范進的態度大轉變,連他的岳父也變了。一開始胡屠戶送他一副大腸和一瓶酒。故事中范進可以說從年輕開始讀,讀到老的概念和中舉前後,眾人對范進的態度。

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

胡屠戶心得

心得1:我覺得胡屠戶是個庸俗勢利的人,范進中舉前很窮困,胡屠戶就辱罵他為現世寶、窮鬼、尖嘴猴腮,還有說到癩蛤蟆想食天鵝肉;也有提到萬貫家私的張老爺等,便說他是文曲星下凡,一個個方面大耳。由此可見,他嫌貧愛富。又是個自高自大的人,因為他認為范進中秀才是因為別人看他年紀大可憐他,所以才讓他中的,不是因為實力,而他卻擺出長輩的架子,要范進做人的道理,免他惹人笑話;范進中舉後又讚嘆自己眼光夠好,又迷信無知,他認為中舉的都是文曲星下凡,又說打了天上的星宿會被落到十八層地獄;別人嘲笑他,說他醫好了女婿便可提升到十七層地獄,又說他的手打過舉人,殺不得豬了,他還沾沾自喜,信以為真。而且胡屠戶根本就是個爛人,范進中舉前一直瘋狂罵,批評這樣就算了,還在他臉上吐口水,這種行為真是骯髒,中舉後又把范進會中舉是因為他自己的眼光好,又給他錢,對范進好,這根本就是判若兩人。

心得2:以我個人對於文章的見解,我是不喜歡胡屠戶的。以下我將提出沒一段不認同的點。第一段中,胡屠戶一進門就開始罵范進。我認為他不應該這麼不通人情,范進向他作揖,或許是敬他是長輩、敬他是岳父。然而胡屠戶卻以對他作揖為由來批評范進,並且接連的以乎不相干的事用來罵范進。第二段,盤費帶不夠的確實范進的錯。但胡屠戶不只罵人,更是將口水啐在范進的臉上,我認為這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為。不管他們互相是什麼身份,以現代文明人的角度來看,這是很不尊重人的一件事,同時做出這種事的人也是很沒文化的。針對上述兩段,是我看得最不悅的。因為我真的很不喜歡這種仗著有權利(胡屠戶仗著自己是范進岳父)就隨意的氣壓別人,這真的是很不好的行為。我是很提倡人人平等的。至於結尾那幾段,真的是讓我的情緒從不悅到達了憤怒,如果說仗勢欺人我是不喜歡,那婀諛奉承、討好,對於我來說已經感到厭惡的程度了,達到我不高興的最高潮,想到當初范進只是中秀才而已,胡屠戶就這樣不明就理的罵他、侮辱他、不尊重他,但現在范進一中了舉人,胡屠戶對范進的態度立馬180度大轉變,原本對范進說的那些難聽的形容詞,變成了「賢婿」原本只會批評的嘴,居然也開始好聲好氣的說話,而且在最後一段,竟然說范進長相體面,並且幫他拉了一路的衣襟。關於這種人我只能說,永遠不要看輕別人,因為你不會知道他未來會有怎樣的成就。

心得3:我認為胡屠戶是個粗魯無禮、蠻橫潑辣趨炎附勢,而且一說話就兇暴粗鄙、尖酸刻薄,在性格上,世故圓滑、粗野鄙俗。胡屠戶打了范進一巴掌又表現出他粗魯的樣子,但是也有面冷心慈的一面,而且胡屠戶不僅沒有欺人,反倒是一個自覺出身和職業卑微的人。例如范進中舉後,張鄉紳來拜訪,胡屠戶忙躲進女兒房裡,不敢出來,張鄉紳走時,胡屠戶直等他上轎,才敢走出堂屋來。這裡固然可以說是羞於自己的出身和職業,然而亦可見他肖非見富就愛、得炎便趨、縫勢即附之人。總之在胡屠戶的性格中,世故圓滑,粗野鄙俗有之、勤勞善良、直率淳樸亦有之。作者不僅抓住了他性格中的外部特徵,而且洞察了他的內心世界,通過生動曲折而富有戲劇色彩的故事情節,鮮明地塑造了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形象。在女婿范進中舉以前,稱他為現世寶、沒用的人、不三不四。中舉後完全不一樣,根本就是前倨後恭,凸顯了胡屠戶嫌貧愛富,卑劣勢利的性格特徵。

心得4:對於胡屠戶這個人,我覺得他就是勢利,善妒的人;我在想,或許是他對自己的職業、身份而感到自卑,才會對范進惡言相向。他在范進考中舉人前,一直看不起他,說他現世寶、爛忠厚沒有用的人,對於范進希圖中舉,更是極盡諷刺嘲弄;比如:癩蛤蟆想吃天鵝肉,還有尖嘴猴腮等...一派不堪入耳的話都說的口沫橫飛,滾瓜爛熟。但范進中了舉人後,他的態度就大轉變,稱范進為賢婿老爺,當聚誇讚范進才學高、品貌又好,把范進捧上天,還說他是天上的星宿,還送銀子、房子給他。胡屠戶對范進的態度前後截然不同,說穿了就是因為“姑老爺今非昔比,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”。由此可知,胡屠戶身上每個細胞都充滿了金錢慾。同時反映了當時科舉制度時代人們的醜惡嘴臉,顯現世態的炎涼,這種人遲早會被自己嫌貧愛富、趨炎附勢的行為害死。

心得5:胡屠戶是一個嫌貧愛富、趨炎附勢的市儈,然後在言語上又罵范進是現世寶、窮鬼,而且還說他是尖嘴猴腮,但是讓我覺得胡屠戶最沒水準的行為是,范進向胡屠戶借盤費,但胡屠戶卻吐口水在范進臉上,還把他罵個狗血淋頭,胡屠戶的行為真的很沒水準又很幼稚。胡屠戶不只在行為上很沒水準,他在想法上也很偏激,范進在中秀才後,胡屠戶認為他是因為積了德才進的,他擺出長輩的架子,要教導范進做人的道理,免他惹人笑話,范進中舉後,他又稱讚自己夠眼光。胡屠戶對范進中舉又極盡諷刺。但是到范進中了舉人,他突然大轉變,稱范進賢婿老爺,當眾跨他才學高、品貌好。總而言之我認為胡屠戶這個人很刻薄,他埋怨自己把女兒嫁給范進。我認為他如果是在我的班上他一定會被嘴爆,胡屠戶真心覺得他是一個敗類,這種人在社會上根本不被需要,多虧他是出生在古時候,要不然在現代他一定會被打死。

鄰居心得

一開始鄰居連理都不理范進,但是一知道范進考上了舉人,就開始拿米拿酒的來恭賀范進,還稱讚他是新舉人,最後也改口叫范進范老爺。范進去應鄉試,家裡人餓了兩三天,並沒有人過問,出榜那天,他窮得沒有米煮飯,但卻沒有人相助。但范進考上舉人後,被胡屠戶打了一巴掌,鄰居上前來替他抹胸口、捶背心,爭先恐後地巴結他。作者藉具體諷刺當時的炎涼世態。鄰居揶揄胡屠戶,目的在諷刺他的虛偽。他每天殺豬不怕閻王棍打,打范進,一下竟又怕起來,這無非因為范進已貴為舉人,胡屠戶怕得罪他而已,作者藉鄰居的一段話諷刺胡屠戶趨炎附勢的心態。從他假的言語便可看出他的虛偽,除了虛偽,我覺得他還是個道貌岸然之輩,范進沒中舉前,他家人已是餓得兩眼都不見了,也不見鄰居派人問候,送米什麼的,而當天早上,范進中舉後,才過了多久,鄰居得知了消息,火速趕來套關係,又送房子又送銀兩,也許鄰居本來就空著這麼一所房子,就等著童生中舉,然後馬上去拉攏親近,所以在恭賀范進時,才會馬上提出讓讓他們搬進自家空房,可見他的勢利。我覺得鄰居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,只有對他有利益才會靠近幫忙,如果我有這種鄰居我不會和他往來,我會馬上搬家,討厭雙面人。

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

妻母心得

母親與妻子這兩位女人在范進人生中扮演著默默支持他的角色,即使范進年紀大依然堅持參加科舉考試,她們既沒有阻止也不反對, 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, 中舉前為他下廚做飯。中舉後范進因為開心到發瘋了, 母親:「怎生這樣苦命的事,中了一個什麼舉人,就得了這個拙病!ˊ這一瘋了,幾時才能好!」而妻子:「早上好好出去,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? 卻是如何是好!」以及內文中也提到了鄰居得知范進中舉後就拿了這種賀禮來恭喜他, 妻子卻哭哭啼啼的收下,說明母親與妻子都非常擔心范進的狀況, 寧可范進落榜也不願得怪病發瘋,可見他們倆對範進的關愛。 家庭是每個人出生以來最先接觸的環境,他們陪伴我們成長教導我們待人處事的道理以及生活上的知識, 在我生命中也有像范進母親與妻子一樣重要的家人們, 國中要面臨會考時除了在校複習晚上還要回家寫講義, 外公有時會默默騎著腳踏車出門幫我買點心,嘴上不說但我知道那份點心代表著外公對我的加油與鼓勵,也是成為我讀書的動力,直到成績公佈卻沒有理想中的好,也因此他沒考上第一志願,  那一刻眼淚不知不覺就不停的落下,回到家外婆沒有一句責怪,反而安慰我說:「行行出狀元,只要認真努力學習也會有所成就的。」  或許就只是短短的一句話,但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家人的溫暖也重新燃起了希望。有時候可能會覺得家人愛管東管西而起了些爭執甚至與家人賭氣,但家人的那些管理與責罵一部分是擔心一部分是在乎, 並不是為了找你麻煩,或許要等到長大離開家人才會真正想念總是在耳邊囉嗦的家人吧, 離開最令人安心的舒適圈,去外面獨立冒險,面對風風雨雨,而為你撐傘的家人也絕不會缺席,家人不僅僅是成長的地方,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,是最堅強的後盾。

范進中舉作者介紹

吳敬梓,字敏軒,號粒民,字號秦淮寓客,晚年稱文木老人。安徽全椒縣人。生於清康熙四十年,逝於乾隆十九年,出身在官宦 世家,遠祖在明朝跟從永樂帝創業有功,曾賜食千戶,封邑六合縣,曾祖輩「兄弟五人,四成進士」,享盡榮華富貴,祖父吳旦,做過州同知,到他父親時,家道衰落,他父親吳霖起不慕榮...